“要準確把握明年經濟工作的政策取向,在政策實施上強化協同聯動、放大組合效應,在政策儲備上打好提前量、留出冗余度,在政策效果評價上注重有效性、增強獲得感,著力提升宏觀政策支持高質量發展的效果。”上周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明年宏觀政策給出了明確的基調。
如何讀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的信號?與經濟密切相關的部委如何更好貫徹執行落實?地方將部署哪些重點任務?連日來,多部委和多地密集發聲,給出最新權威反饋解答。
多部委密集發聲
就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的12日當天晚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主持召開黨組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會議強調,要深入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統籌推進補短板、鍛長板、強基礎,一體推進質量支撐和標準引領,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要著力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鞏固提升優勢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加快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推動人工智能全方位賦能新型工業化。
12月15日,商務部部長王文濤主持召開黨組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工作。
會議強調,要推動消費從疫后恢復轉向持續擴大,培育壯大新型消費,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優化消費環境,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要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拓展中間品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跨境電商出口;推動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業市場準入,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打造“投資中國”品牌。要抓好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的落實落地,統籌推進重大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要做好歲末年初生活必需品保供穩價等工作。
自然資源部也在13日召開會議,會議提出要多出有利于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加強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政策與財稅、金融、投資、環保、科技等各類政策的協同聯動,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形成疊加放大效應,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多地提出打造更多新質生產力
距離今年年收官已很近,2024年的中國經濟應該怎么干?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在各地密集召開的一系列經濟工作會議中,都不約而同地提出要科學制定目標任務。
上海召開了全市領導干部會議,北京、重慶、江蘇、浙江、江西等地則召開省(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傳達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在多地召開的會議中,各地結合中央對當前形勢的判斷,對地方經濟形勢進行了研判。多地對明年政策端的發力作出了相關定調。
比如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指出,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準確把握中央政策取向,加強項目謀劃儲備和落地,發揮好宏觀政策效應,不斷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聚焦企業發展痛點堵點,研究出臺務實管用的政策措施,激發經營主體內生動力,更好提振發展信心、改善社會預期。繼續做大經濟總量,鞏固投資增長勢頭,精準發力繁榮消費,穩住外資外貿基本盤,打好工業穩增長攻堅戰。
再比如河南14日召開的會議強調,推動更多事關河南長遠發展的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重大項目,納入國家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大盤子”;注重政策創設、強化政策集成,推動各項政策靠前發力、精準發力、協同發力。
13日,重慶的會議也強調,要按照“跳一跳、夠得著”原則,確定明年經濟工作目標,聚焦工業投資、財政、城鄉居民收入、重點領域改革等加強研究、拿出務實舉措,以最大的努力爭取最好結果。要迭代升級政策工具箱,加強政策創新和協調配合,發揮財政政策“四兩撥千斤”作用,不斷提升政策針對性有效性。
浙江的會議則指出,進一步謀劃牽一發動全身的抓手和突破性創新、攻堅性改革、提升性開放的舉措,堅持政策聚焦穩增長,努力在“一盤棋”穩經濟大盤上勇挑大梁。
在談到當前和今后經濟工作時,多省(市)提及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打造新質生產力。
北京市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強調,要充分發揮“一核”輻射帶動作用,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打造新質生產力。
遼寧省委擴大會議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不斷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加強集成電路、工業母機等“卡脖子”領域攻關、制造、應用,建設數字遼寧、智造強省,打造形成更多新質生產力,構建具有遼寧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江西省委擴大會議強調,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入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加快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瞄準未來產業賽道謀篇布局,推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切實以創新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
1月15日,隨著合龍段第三聯與第四聯鋼箱梁提升合龍環口位置,由陜西舞陽鋼鐵銷售有限責任公司供料參建的西安北二環——朱宏路立交改造工程迎來合龍時刻,標志著該項目所有跨路鋼箱梁吊裝完成!鋼箱梁俯瞰“C型”結構造型完美的呈現,為全面通車奠定了基礎,也順利將項目安裝進度推進至整體進度60%以上,本次改造工程將從根本上解決從北二環東向朱宏路南左轉不暢的問題。項目中新建的朱宏路北至北二環西的右轉專用輔道,使右轉車輛能夠提前分流,大大節省了通行時間,將進一步提高北二環與朱宏路交通快速轉換效率,緩解交通擁堵。該
12月4日,由我司供料參建的我國西南地區最高拱橋——巫鎮高速公路東溪河特大橋順利通車,在大巴山深處架起了一座連通渝陜的鋼鐵虹橋,紅色拱梁猶如群山萬壑中的一抹彩虹,為西南地區實現通江達海再筑通途。作為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東溪河特大橋全長506米,主橋設計為跨徑330米的上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巫鎮高速全長48.69公里,全線穿越大巴山區,全線橋隧比達到90.6%,也是目前重慶橋隧比最高的高速公路。“駕車不到1分鐘就可疾馳而過,橋面距離地面垂直高度達289米,相當于100層樓高。”大橋橫跨東溪河,橋址
2023年12月6日上午11時許,隨著一臺 300 噸的汽車吊將鋼箱梁精準吊裝到位,由我司(陜西舞陽鋼鐵銷售有限責任公司)供料參建的————連霍高速輔道快速化干道(阿房宮收費站—西周大道)高架橋項目首吊成功。
本周,全國主要市場五大品種鋼材均價漲跌互現。其中,螺紋鋼、線材、熱軋板卷、中厚板累計分別上漲29元/噸、41元/噸、22元/噸和5元/噸;冷軋板卷累計下跌19元/噸。
“要準確把握明年經濟工作的政策取向,在政策實施上強化協同聯動、放大組合效應,在政策儲備上打好提前量、留出冗余度,在政策效果評價上注重有效性、增強獲得感,著力提升宏觀政策支持高質量發展的效果。”上周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明年宏觀政策給出了明確的基調。
汪建華認為,2024年行情或將與2014年些許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相同的是經濟一致性回落,不同的是,海外商品價格回落,中國可能有小幅反彈。 2023年12月14日-17日,“大變局·新動能 2024中國鋼鐵市場展望暨‘我的鋼鐵’年會”在上海盛大召開。
我國山區地形地貌險峻多變,地質災害惡劣多發,自然環境敏感脆弱,種種條件決定了山區公路建設橋隧占比巨大。而山區橋梁建設場地空間狹窄閉塞,運輸條件崎嶇苛刻,大型施工裝備進駐艱難。在環境保護、生態低碳等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前提下,山區橋梁建設面臨的挑戰也前所未有,亟需大力研發適應山區建設條件的新型合理化橋梁建造技術及裝備研發,提升山區公路橋梁工業化、裝配化和綠色建造水平,這也是當下交通強國建設的關鍵一環。
鋼鐵與裝備唇齒相依、榮辱與共。在未來,期待與各位同仁共同努力,進一步凝聚合作共識,全面拓展鋼鐵數字技術、智能制造、綠色低碳產業的應用融合,推動更多裝備實現國產化,將當前制造業面臨的嚴峻市場形勢轉化為我們深度合作的動力,實現鋼鐵和裝備行業的共贏發展。”